
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论文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居民收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当经济不景气,劳动者收入预期降低,实际到手收入减少,就会减少开支,减少消费。
当然产品的供应环节也会影响购买行为,如果市场商品无法满足消费需求,或者商品质量难以保证,那么也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00后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分析?
一、零食消费在00后的整个消费结构体系当中,零食消费所占比重还是比较大的,花费主要集中在学校超市和周围超市。在特殊的时间节点,学生的零食消费还会上升,比如运动会、炎热夏季到来时等都会导致零食花费上升。
二、服装消费00后学生喜爱追求新鲜事物,而且正处在青少年时期,非常关注个人仪表,因此为了展现自身个性,显现个人对时尚潮流的关注与追求,会花费较大的资金用来购买服装,所以服装消费在整体消费中所占比重很高,而且还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三、人情消费00后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要进行彼此的交往和互动,其中也会产生很高比重的人情消费,比方说同学间互相请客吃饭、赠送生日礼物、节日礼物等。甚至这样的人情消费已经成为了常态,消费数量在逐步增加,极容易给贫困家庭带来更重的经济负担,使得00后出现心理压力。
四、学习消费。学习消费也是00后消费结构当中的一项重要支出,其中购买学习用品、书本费、补课费等都会产生较高的消费,当然其中也有很多是盲目学习消费的内容,比如大量购买与学习关联不够密切的书籍会造成学习***的浪费。
你怎么看待大学生高消费这一现象?
对于大学生活费到底应该多少?其实没有绝对的指标,每个人的家庭状况不同,当年(94-98)我在上海上大学,生活费每月1000多,属于比较高的,同学有的每月生活费不超过300,也可以生活。总之要量力而行,不能大手大脚。
不管是在所谓的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大学生一个月的消费达到6000-7000绝对不是普遍现象。应该算是高消费了,因为现在一个月工作6-7000的人其实也不是很多。对于大学生消费的问题,作如下简单分析。
大学生的消费的基本状况
曾经有过对于大学生的调查,主要是针对的最基础的生活费的大调查,通过这个调查显示每月生活消费在1000~2000元的人数,大概是74%左右;生活费在1000以下的学生,占到13%左右;2000以上的学生占12%左右。从这个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费用平均还是每个月在1000~2000元之间。
哪一些大学生在进行高消费?
对于高消费的大学生无外乎有以下几种情况,第1种情况就是家里条件确实好,由于我国目前很多家庭收入越来越高,出现了很多所谓的官二代富二代,那么他们家的经济条件很好,对于经济方面毫不在意,所以他们的花费会比较多。第2种情况就是特殊专业的学生对于一些呃,特殊类型的专业,比如说艺术类,音乐,美术等专业的学生消费可能会多一些。因为他们可能涉及到一些专业材料的需要或者是他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相对来讲这些专业会高一些。
大学生的钱都花到哪里了?
通过调查发现除了基本的伙食费之外,大学生消费的比重最大的是零食饮料,服装鞋帽,聚餐这三大类,而从男女生天生的性格爱好的区别,两者的消费倾向也有所差异。女生最爱花钱买衣服,男生则更爱外出***,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男大学生群体当中,服装鞋帽和护肤品的形象消费也在前三年之中看到无论性别,爱美之心还是***有之。
为什么大学生有很多人是高消费?
为什么很多大学生年纪轻轻就愿意花费那么多钱在每个月的生活上面,具体的分析我想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使得他们进行高消费,
第1个原因是盲目消费,感性多于理性。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所以他们也不知道赚钱的难处,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所以容易形成攀比的现象。
第2个原因是追求时尚和名牌。很多大学生都会买一些名牌的衣服或者生活用品,这种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攀比消费,比如说用苹果手机等等,这也是推高生活费的主要的原因。
第3个原因就对消费倾向多元化。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满足于在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他们在***运动手机电脑以及新型的it产品方面,都形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点,大学生的消费已经呈现明显的多元化。
我是义哥说教育,欢迎关注,共同探讨教育问题!
6000到7000的生活费,实在是太高了,虽然我已经毕业了好多年,但是对于6000到7000的生活费,我是不能接受的,如果生活费达到6000到7000那说明这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是非常高的。
现在的孩子对于生活的要求比较高,手机用品衣服穿着,日常用品等都要进行攀比。而现在很多孩子不知道家长们生活的压力,不知道生活的不易,不知道挣钱的困难。
这跟现在孩子们的家庭教育有关系,家长们不给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不给孩子灌输挣钱的不易,让孩子一味生活在象牙塔里。孩子们不懂得社会的险恶,不懂的社会生活的不易,不知道生活的困难,所以跟学生之间进行各种攀比,那么他们的消费就会越来越高。
我认为现在的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和家里事情与孩子分享的观念,让孩子懂得挣钱的不易,让孩子在成年之后能够自理。不给家长带来麻烦。
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要给孩子灌输正确的思想观念,消费观念,生活观。不要一味的宠爱溺爱。
类似的问题,我回答过两次:一次是4500,一次是7500。
遵循一、二不过三的原则,再回答第三次。
99年,女儿到北京[_a***_],因为她初中开始,就住校,所以征求她意见,每月500元学习、生活费。本科四年末变,硕士开始就不给钱了,因为她自己能挣钱,足够开销。
在北京工作第三年,给我们买了房,自己在北京买了房,当然我们一分没出。
回到问题,一个上大学(当本科吧,单纯些),应该每年要多少钱?应该问自己这么几个问题:1、父母每年收入多少?2、交了学费后,他们还有多少钱?扣除你要7万到8万的生活费,他们还剩多少?父母每月的生活费有你一人多吗?3、父母除了自己生活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处,有多少该孝敬的?4、也是最重要的,你将如何读好书,挣了钱,何时能把这些钱,还给父母親?
发达国家的孩子,上大学是成年人了,所以学费、生活费大多货款或者勤工俭学,很少开口向家长要,更少有"狮子大开口"的。
这方面,中国的大学生,不妨向西方学习一下,长点志气,多些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如能这样,这类小儿科的问题,就不要再出现了。
6000~7000这种情况应该只是少数。多数大学生是达不到这么高生活费的,尤其是对于相对贫困的家庭来说。
1⃣大学生日常支出内容明细
大学里日常开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餐费、交通费、电话费等日常花销;
②购买衣服、饰品、化妆品等;
④购买书籍、学习用品等;
⑤谈恋爱相关的各种花销;
以下是全国大学生2019年每月生活费统计图。
由此看来,多数学生的生活费都是在2500以下,这应该也是比较正常的情况。北上广深这种一线城市,还有厦门、杭州这种消费水平比较高的城市,生活费肯定要多一点。
3⃣笔者观点
至于问题中所说的6000~7000,要具体看孩子的支出具体是哪些,还有父母的家庭收入情况来评判。
①家里比较富裕,可以适当多给一些生活费,或者孩子如果有能力通过兼职自己赚生活费,多花一点也无可厚非。但是也不能毫无节制。因为“上不封顶”的生活费必然会让大学生沉迷享乐,丧失初心。
②大学时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也同样是培养孩子理财消费能力的时候。
③钱花多花少不是重点,主要是看孩子怎么花,花在有意义的方面那就不是浪费。
④切忌盲目攀比,远离校园贷 。有些大学生消费观念前卫,片面追求物质,自控能力又差。很多不良平台方正是利用了大学生的这些弱点进行欺诈,打着助学的幌子诱导金钱观尚未成型的大学生超前消费。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eizi123.com/post/14783.html发布于 04-17